游客你可以选择到
刘荣烁个人网站
本站已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荣烁本人发表
刘荣烁的头像
刘荣烁  蜂疗师
优秀蜂疗人
山东泰安
http://www.39fengliao.com/member/index.php?uid=%E5%88%98%E6%B4%AA%E6%B6%9B
刘荣烁的信息
感谢信:0    礼物:66发感谢信
爱心:     贡献值:5675
单位:山东泰安
擅长:
风湿、类风湿、关节病、痛风、强直性脊柱炎、肿瘤等
简介:
 刘荣烁,山东省新泰市人,医学院毕业后兼学蜂疗医术.先后跟房...
个人相册更多>>
友情链接更多>>
心意礼物更多>>
牙 痛

发布时间:15-09-22 17:30


概述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齿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为口腔疾患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西医学的龋齿、牙髓炎。
 
发病原因
  • 龋齿:龋齿(dental caries)一种由口腔中多种因素复合作用所导致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随病程发展而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的演变过程。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为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龋齿的继发感染可以形成病灶(focal infection),致成或加得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为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
 
  • 牙髓炎:多是由于深龋未补致牙髓感染,或化学药物或温度刺激引起,其疼痛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痛,可有冷、热刺激痛和叩痛。
 
  • 牙根尖周炎:多由牙髓炎扩散到根管口,致根尖周围组织发炎。表现为持续性牙痛。患牙有伸长感,触、压痛明显,不能咬食物。
 
  • 牙外伤:如意外摔倒、碰伤或吃饭时咬到砂粒等致牙折或牙裂开,引起牙痛。可先服消炎、止痛药,也可用民间验方止痛。有条件者应到口腔科处理。
 
  • 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困难(阻生),加上口腔卫生不良,引起牙冠周围组织发炎、肿痛。可用口泰或口舒等含漱液漱口,服消炎、止痛药或用民间验方止痛。消炎后再拔除阻生牙。此外,流感、三叉神经痛、颌骨囊肿或肿瘤、高血压、心脏病,有时也会引起牙痛。所以对主诉牙痛,但牙齿又无任何病变者,切不可盲目滥用止痛药了之,应及时去医院专科诊治。
 
  •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本病多因为菌斑,牙石,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咬创伤等引起,牙龈发炎肿胀,同时使菌斑堆积加重,并由龈上向龈下扩延。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力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 牙本质过敏:牙本质过敏又称牙本质过敏症、过敏性牙本质,是牙齿受到外界刺激,如温度(冷、热)、化学物质(酸、甜)以及机械作用(摩擦、咬硬物)等引起的酸痛症状,当用尖锐的探针在牙面上滑动时,可找到一个或数个过敏区,它发作迅速、疼痛尖锐、时间短暂,是各种牙体疾病的共有症状,是由于釉质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牙本质暴露所致,磨耗、楔状缺损、牙折、龋病、牙周萎缩均可发生牙本质过敏。
 
  • 楔状缺损:楔状缺损是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通常呈楔形或“V”形而得名。此症状多是由于不正确的刷牙方法引起,多见于尖牙和双尖牙,习惯右手刷牙的人左侧牙齿的楔状缺损严重,而习惯左手刷牙的人右侧牙齿的楔状缺损严重。磨损加重会出现牙本质过敏,继而发生牙疼,严重者导致牙髓炎、根尖炎、牙齿折断等。
 
中医辨证
  • 龋齿牙痛  蛀孔较深,疼痛时发时止。进酸甜食物或温度刺教后,则立时作痛,或食物嵌入洞内也可立时作痛。
  • 实火牙痛1、风火牙痛:牙痛甚而龈肿,兼形寒身热,牙体受热疼痛加重,有口渴。舌红苔薄白,苔白干、脉浮数。2、胃火牙痛:牙齿痛较甚,牙龈有时红肿,甚则肿连腮颊,头痛,口渴口臭,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或脉弦。
  • 虚火牙痛  牙齿隐隐作痛,或微痛,时作时止,牙齿浮动,口不臭,牙体咬合无力,且咀嚼食物时加重,午后痛尤明显,甚则牙齿松动。咽干、口渴不欲饮。舌质红嫩,脉象细小无力。
 
蜂针治疗
治则:通络止痛。
处方:主穴合谷、下关、颊车。
风火牙痛:疏风清热止痛。取手阳明经穴为主。
实火牙痛:清胃泻热止痛。取足阳明经穴为主。
虚火牙痛:滋阴补肾,降火止痛。取足少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方义,合谷为手阳明经之原穴,其脉人下齿中,有疏风清热止痛之效,为治牙痛的常用有效穴位;下关、颊车为局部取穴,能通调局部壅滞之经气,并能祛除邪热,消肿止痛。
随症加减:
风火牙痛配外关、风池,疏风清热解毒;
实火牙痛配内庭、二间、劳宫,清泻阳明胃火止痛;
虚火牙痛配然谷、太溪、行间,滋阴补肾,清热降火。
操作要点:下关、颊车穴可用散刺法。
健康 · 养生专题更多>>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