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气功调理亚健康

2021年03月31日 已有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气功是通过自我心理调整,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促使生理功能变得协调,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根据气功的具体锻炼方式,可以说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使意识进入自我催眠状态,通过良性心理调整,使体内各系统生理功能趋向协调,甚至使某些病变的形态实质得以修复,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从行为医学角度看,气功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自我暗示催眠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获得(习得),最终在大脑以条件反射方式强化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从前面几个角度看气功,气功都与心理有直接关系。这个特点决定了气功作用的第一类适应症必然是心身疾病。此外,气功对近年医学临床分类出的“亚健康”也有较好的作用。


我们知道,长期精神心理不愉快或长期有心理压力紧张会使人出现各种机体病变,这种以精神心理因素为诱因引起的躯体病变,被心身医学命名为心身疾病。例如精神心理紧张,对有的人可引起消化系统病变,初期可仅表现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吞酸等症状,如果精神心理紧张长时间得不到缓解,病变就可能由胃肠功能紊乱发展到胃肠粘膜炎症糜烂,转为器质性病变,成为消化系统溃疡。这是一种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病变方向发展的结果。相反,保持精神心理愉快会使机体各系统生理功能保持协调而有序化的状态,使机体免疫抗病能力增强,从而起到健身、防病和治疗躯体病变的作用。这是机体心理--生理--形态反应环节向着有利于身体发展的过程。气功锻炼可使这种有利于身体的反应机制加强。

我们知道。练气功要取得好的效果,要求练功者必须达到入静状态,所谓入静状态就是练功者发挥意识能动性,放松心理紧张,排除杂念,使意识逐渐由清醒进入到一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状态的过程。放松心理紧张与排除杂念最后达到入静主要靠自我暗示催眠的方法,例如本来是大白天站在黄土地上练功,你可想象是在月光如洗的宁静夜晚,站在河边小树林的绿草丛中,想象自己的身体像青松一样挺拔屹立,将自己带入到一种自我创造的令人心旷神怡的意境中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逐渐形成条件反射(熟能生巧),再练功时,你就会很快使意识进入到入静状态。

入静较深时练功者仅知道自己是在练气功,大脑除自知练功这一区域保持清醒兴奋外,其他部分则进入主动的类似睡眠样的高效率的休息抑制状态——自我催眠状态,气功术语叫做一念代万念。临床及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从主观上练功者会感到心情非常舒畅,全身非常舒适,心胸非常开阔,整个心身都处于一种有效的放松和美好的感受中。从客观上可以检测到这种精神心理意识状态会直接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进而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活动向着协调有序化的方向发展,起到健身防治疾病的作用,这种心理--生理--形态过程就是气功产生效用的重要科学机制,也是传统气功的真髓所在。所以我们说,气功是古人在实践中总结摸索出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向自身内部寻找健身治疗方法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心身锻炼的方法与科学。


有人可能问,气功除了对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身疾病有效外,对其它器质性疾病有没有作用呢?患有某些器质性病变,例如癌症,患者往往都伴有紧张忧愁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睡眠和食欲等。气功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帮助改善睡眠和食欲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切记气功不像江湖伪气功大师胡说得那样可以包治百病。

再谈几句亚健康问题。亚健康,被认为是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也有观点说不应该叫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而应该直接叫疾病早期。通常由于工作、生活压力过重,或者生活方式不合理,会引起慢性疲劳症、情绪不稳定和代谢异常等情况。当我们觉得自己没得什么大病,只是偶尔有些不舒服,比如头晕、失眠、便秘、容易感冒、抽筋、消化不良、胃不舒服……其实,这些症状也就是常说的亚健康状态。报道说人群的75%处于亚健康状态。气功锻炼对亚健康也有挺好的效果。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中国蜂产品协会   |  阳光蜂慧   |  
京ICP备08101493号-7
Copyright © 2013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