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了解蜂疗 > 蜂针疗法 >

蜂针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015年08月05日 已有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 推荐阅读
 
 
人们发现蜂毒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其对心血管的作用类似于组胺,引起血管扩张,降血压。
 
1.蜂针液具有疏通微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蜂毒有效成分对实验性大鼠肠系膜微循环障碍的改善作用。在微循环紊乱之后,静注蜂毒有效成分(0.117g/L) 2ml,可使微血管灌流通畅,团块状的血栓边缘松散,变为泥沙样至粒线流、线流。
 
蜂螫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对甲皱微循环的影响,邓秀荣[7]对36例RA患者进行蜂螫治疗前后的甲皱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治疗前后管袢清晰度有显著差异(P<0.05),输入枝、输出枝、袢顶、红细胞聚集、血流速度及渗出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总积分差异非常显著(P<0.01),提示蜂螫治疗能使血流速度加快、改善红细胞聚集、增加微血管开放,促进渗出及出血的吸收,从而改善输入枝和输出枝,以及微小血栓的非正常状态。
 
2.蜂毒可改善冠脉血流量,对心肌有一定影响  蜂毒对心肌有影响,可改善冠脉血流量。临床证明,蜂毒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冠脉供血,缓解心绞痛。用蜂毒对离体猫心实验,可降低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但是蜂毒对整体猫心却可改善冠脉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并进一步发现切断迷走神经或阿托品化的整体猫,静脉注射蜂毒时,其扩冠作用不减;然而封闭β-肾上腺感受器、利血平化或切除肾上腺,则使扩冠效应减低,表明β-肾上腺受体系统与蜂毒的冠脉扩张效应密切相关。
 
蜂毒对心肌的作用与钙离子有关。国内游育红对此做了系列研究。其报道[8],蜂毒素可引起心肌挛缩性抑制。分离成年豚鼠心肌细胞,以Fura-2/AM为荧光试剂,测定蜂毒素引起的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观察Melittin对心脏的作用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的关系[9]。结果显示,Melittin 35×10-13mol/L为终浓度,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由静息状态110±13nmol/L升至215±9nmol/L,增加百分率为104+10(P<0.01)。用维拉帕米(10-6mol/L作用5分钟),未明显拮抗蜂毒素引起的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提示:蜂毒素可促进钙离子内流增加,可能与维拉帕米所阻断的钙通道无关。
 
Melittin对大鼠离体心房实验[10],结果表明,Melittin具有正性频率和负性肌力作用。机制是其促进了心脏自律细胞钙离子内流,而抑制工作心肌细胞钙离子的内流。
 
对心血管有一定作用。徐济良[11],为探讨蜂毒肽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机制,利用离体大鼠主动脉环收缩实验及血管平滑肌细胞钙离子内流定量测定方法,观察了蜂毒肽对血管平滑肌的影响。结果发现:蜂毒肽不影响内皮完整主动脉环由苯肾上腺素引起的快速收缩,但可浓度依赖地抑制持续收缩;蜂毒肽对内皮主动脉环由苯肾上腺素引起的收缩无作用;蜂毒肽对内皮完整主动脉环未能产生收缩反应,但可使去内皮动脉环产生显著收缩和Ca离子内流增加,卡托普利和苄普地尔能部分拮抗这一作用。结果提示,蜂毒肽具有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肾素释放与Na-Ca交换途径可能参与蜂毒肽使去内皮血管收缩。
 
3.蜂毒改变外周阻力、调节血管及血压  徐济良报道[12]研究结果表明,蜂毒PLA2对多种麻醉动物有迅速而明显的降压作用。以前报道全蜂毒降压作用的有效剂量为1mg/kg,本实验蜂毒PLA2所用剂量为0.1mg/kg,已可显著地使实验动物血压下降,表明蜂毒PLA2降压的有效剂量仅为全蜂毒的1/10左右。降压机制研究发现,降压主要与组胺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蜂毒PLA2的作用在于外周,如事先用组胺受体阻断剂苯海拉明和西咪替丁可以显著减弱蜂毒PLA2的降压作用。荧光法测定显示,蜂毒PLA2可以明显增加血浆组胺浓度,说明其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释放组胺,改变外周阻力而实现。
 
许多实验表明,无论在整体或离体条件下,蜂毒都能促使实验动物体内细胞组胺的释放。蜂毒中释放组胺的成分有:Melittin、PLA、MCD-多肽。三者的作用机制分别为:Melittin通过毁坏肥大细胞解体释放出组胺;PLA通过促进卵磷脂转变为溶血卵磷脂,后者使肥大细胞内颗粒与细胞膜融合,释放出内容物;碱性较强的MCD-多肽可直接与肥大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蛋白酸性侧链基团发生反应,导致钙通道开放,钙离子向细胞内流动,使肥大细胞脱颗粒。MCD-多肽释放组胺的能力较强,为Melittin的10~100倍。使用纯化的人工合成的MCD-多肽离体实验[13],当其浓度只有10-8~10-7mol/L时,即可使大鼠腹腔肥大细胞中50%的组胺释放。
 
另一方面,游育红进行蜂毒对离体血管实验[14],结果表明,蜂毒素具有血管松弛作用,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去掉血管内皮,蜂毒的血管松弛作用消失,引起收缩作用。提示,蜂毒素对血管的松弛作用呈内皮依赖性。机制可能是内皮因子可钝化肾素释放,去内皮后肾素释放增加,引起收缩。
 
笔者的临床研究表明,蜂针对血压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变化不规则。只有在有效的蜂针量的范围内(1~20只中华蜜蜂),血压变化不大,但因人的耐受性而异。
 
4.蜂针液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作用  血瘀证者其红细胞膜微粘度升高、流动性降低,无论是血瘀模型动物的红细胞膜,还是临床血瘀证患者的红细胞膜,其变化非常一致。红细胞膜流动性还影响红细胞的变形能力,血瘀证者红细胞膜流动性减小,使红细胞变形性降低,刚性指数升高,导致微循环障碍,并容易形成血栓。
 
同时,血瘀证者还有明显的血液粘度升高,红细胞电泳速度减慢,这些均不利于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而形成血瘀。研究表明,在离体实验中,浓度为0.53mg/L的蜂毒就能使家兔红细胞膜的微粘度明显降低,流动性增强,从而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在整体实验中,剂量为1.0mg]kg的蜂毒能明显降低家兔的全血粘度和血浆粘度,加快红细胞的电泳速度和降低红细胞的刚性指数。红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强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的下降,指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
 
上述实验结果,以及已有资料介绍的蜂毒具抗凝血等作用表明,蜂毒有利于血液,尤其是红细胞在血管内的流动,从而有利于消除血瘀,即蜂毒具有一定的活血祛瘀作用。这些也是蜂毒在临床上有广泛应用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在众多的蜂毒成分中,以蜂毒肽的含量最高,是蜂毒的主要活性物质,也可能是蜂毒具有上述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蜂毒肽由26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结构高度不对称,含有较多的疏水性组分和具有较强的碱性,因此,对脂质及细胞膜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它渗入到细胞膜上,改变了细胞膜的功能。一定量的蜂毒肽渗入到红细胞膜上,不仅能降低红细胞膜的微粘度,增强其流动性,而且能使红细胞膜上的阴电荷增加,加快红细胞的电泳速度,从而表现出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
 
5.蜂毒对肢体血流图的影响  蜂针对肢体血流图有一定影响。笔者对痹痛病人进行蜂针前后的血流图观察及自身左右侧对照。
 
结果:①蜂针期间血流图波幅有明显上升,从针前的0.37Ω上升到0.51Ω,双侧肢体有着同样的上升反应,蜂针刺激出针5分钟时蜂针的肢体的波幅仍呈上升状态,而对照侧的血流图波幅逐渐恢复和下降。说明蜂针中使整个机体的血流供应增强,出针后蜂针侧的血流仍持续增强,对照侧则下降到针前水平。
 
②血流图波形在蜂针前基本是陡直波,蜂针后针侧16.7%变化为转折波;对照侧有11.9%变化;两侧比较无差异。说明蜂针对局部血管的弹性有影响,但不普遍。
 
③蜂针前后的血流图流人时间明显缩短,从针前的0.142秒缩短到0.131秒,对照侧肢体有着同样的反应,出针后变化减少。从而表明蜂针中血管充盈速度加快,血管腔的通畅程度增高,血流阻力减少。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39蜂疗网 ( 编辑:杨乐)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李万瑶信箱了解更多
李万瑶教授
欢迎蜂疗行业专家、人士及蜂疗爱好者欲向李万瑶教授探讨、交流、学习蜂疗者 请联系
  • 信  箱:liwanyao@39fengliao.com
  • 助理专线:010-87667632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癌症救助网   |  中国蜂产品协会   |  阳光蜂慧   |  
京ICP备08101493号-7
Copyright © 2013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