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蜂针疗法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上显神通

2019年05月20日 已有 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39蜂疗网】记者 讯  中医蜂疗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中医蜂疗独特的魅力正散发在世界医疗行业的舞台。世界正在以崭新的目光投向我国的中医蜂疗事业。蜂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蜇刺”方法,“蜂到病除”的时代正在来临……
 



“蜂蜇疗法”是利用蜜蜂活的蛰针器官和蜂毒,刺激人体筋络皮部及穴位,刺激脑垂体产生抗体,以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的方法。

 


蜂针医学是利用和研究蜂针、蜂毒和蜂产品及其制剂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它是我国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与中医学、中药学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卓越的疗效,在传统医学中表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而受到人们的重视。
 



蜂疗在国外也十分盛行,尤其是在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奥地利和美国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研究表明蜂针疗法兼有针、药、灸三种作用,针指蜂的尾刺似针,能刺激人体的经络、皮部,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药指蜂针中的蜂针液输入人体,发挥蜂毒的一系列药理功效,可抗菌消炎、止痛消肿。灸指蜂针刺后,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似有温灸效应,可起到温通经络,扶正祛邪的作用。
 






安香珍主任的门诊可见到满满的候诊病患。绝大多都是口耳相传的老病号了,她不但精于临床研究探索,而且在学术上也不断攀登高峰,致力将更好的治疗方法用于今后她的蜂疗临床工作中造福更多疾患。

 


众所周知,类风湿性关节炎被人类称为“不死的癌症”,折磨过并且正在折磨着成千上万的患者,甚至人们会谈类风湿色变,因其不仅损伤关节疼痛难忍,久而久之,甚则影响人们的心、肺、肾等脏器的功能。然而类风湿患者更大的痛苦是其曲折的求医路。在门诊上我们见证过:有的患者吃尽天下各路灵丹妙药,“终于”让自己的心肝肾亮起了红灯;也有甚者,倾其所有,仅几年时间花销上百万,病情仍未得到控制。每每遇到这样的患者,为他们惋惜之余,更是心疼。然而蜂针疗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
 

 


 

★个人简介:

安香珍主任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风湿骨病科主任
世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副秘书长
世界蜂疗大会联合发起人·智库专家


目前国内以蜂疗治疗风湿及骨病的学术带头人,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本科,学士学位;自幼随老中医唐月明先生习中医,是其唯一传人。她的科室宗旨:采花成蜜,祛痛延年;治病救人,勤奋如蜂。临床二十余年来,深受国内外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获得荣誉及著作

担当中医特色疗法推广带头人;荣任台湾亚太蜂针研究会 副秘书长;39蜂疗网特需专家顾问‘39蜂疗培训基地金牌讲师’;荣获2016年度”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 优秀论文奖“、荣获全国蜂疗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奖、第三届中医药发展论坛《蜂疗治疗脊髓硬化症》优秀论文一等奖;安香珍主任在二十多年从医过程中,先后在蜂疗临床技术“比武”中,荣获了国际多项殊荣与奖项。



擅长主治

从事中医蜂疗临床22年,擅长利用蜂毒针药序贯疗法及中医中药各种针法治疗风湿骨病类疾病。 独创的蜂疗3+2综合疗法,在治疗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股骨头坏死及颈肩、腰腿病等方面,有独到之处,疗效显著。多年来已为上万名患者送去福音!

 

 


█◤◢◤◢◤◢◤◢◤◢◤◢◤◢◤◢◤◢◤◢◤◢◤◢◤◢◤◢◤◢◤◢◤◢◤◢◤◢◤◢◤◢◤◢◤◢◤◢◤◢◤◢█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宋迎港)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阳光蜂慧   |  癌症救助网   |  
京ICP备08101493号-7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479号
Copyright © 2013-现在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