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躯体智慧的现代认知

2020年12月31日 已有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本文先从介绍现代医学对躯体智慧(自愈力)的认识(稳态或强健性)着手,然后追溯《黄帝内经》时代中医对躯体智慧的类似表述—平衡及其维衡机制的各种描述[3],提出一个《黄帝内经》认知的躯体平衡模型,它由五脏六腑之间、五脏与五体之间相互作用(相合)的多个平衡子系统所组成,并且分析了“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络体系对于维持躯体平衡的重要性;最后澄清了一个经常被混淆的中医误区,那就是《黄帝内经》所阐述的各种“养生大法”其实都是有关排除影响健康(平衡状态)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原则或方法,属于“养生智慧”,但非躯体智慧本身。

1.躯体智慧的现代认知

什么是躯体的智慧?1932年,20世纪贡献最大的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在他著名的《躯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Body)一书中把它表述为人体具有维持生命功能稳态(Homeostasis)的能力[1]。即有机体具备这样一种能力:那些维系生命的条件一旦发生偏离,偏离会迅速得到纠正。坎农把维持躯体“稳态”的机制称为拮抗装置(Antagonists)。坎农出书10余年后,维纳发表《控制论》,又对维持稳态的机制——负反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4]。自那以后,稳态(也称为内稳态),作为人体这个复杂生物系统最具智慧的代表,为现代医学大厦的发展铺筑了牢固的基石。

人类躯体自古就被看作是小宇宙,与大自然或者说大宇宙有着可以比拟的神秘。中国古代就有“天人相应” 之说。所以要搞清楚躯体的智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但通过与现代工程系统的比较性研究,目前对躯体智慧的了解已经比坎农或维纳的时代更为深入,我们参与合著的《系统医学原理》[5]就是围绕稳态及其偏离与疾病的关系展开讨论的。再如,强健性是稳态的另一种表述,现代系统科学已经进一步把强健性的机制拓展为工程控制系统的四个方面:反馈控制、冗余设计、模块化与结构稳定性[6-7]。它们同样适用于对人体复杂生命系统的解读。2013年我们的《病得健康》一书[8]对此有详尽的表述。

反馈控制:这是生物复杂系统实现功能稳态或强健性的最重要的一类机制,是工程系统中最广泛使用的增加系统稳定性和强健性的方法。人体内的各种维生功能也都是依赖负反馈对抗干扰,维持稳态。比如血压的调节。对于动脉血压来说,其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在于保证各生命器官或组织有足够的血液灌注,尤其是那些对维持生命最关键的器官,如脑(中枢)、心(循环泵)、肾(代谢废物排泄)等。当一个人从卧位快速站起时,在重力作用下,上半身的动脉血压可以降低,导致脑、心的灌血减少,这时会立即刺激位于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器,激发压力感受性反射,使下降的血压迅速回升。反之,当由于某些原因(如剧烈运动)使动脉血压明显升高时,该反射削弱,动脉血压也可以快速恢复正常。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调节动脉血压的一种负反馈回路。许多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或平时血压偏低的年轻女性,经常在起床或突然从平躺位坐起时有头晕的感觉,但一会儿就能恢复。在医学上这称为体位性低血压,其原因就与该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减弱有关。

冗余设计:是躯体保持强健性、维持健康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机制。它可以简单地比喻为“双保险”或“多重保险”。生物系统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实现相同的功能,当其中一条途径发生问题时,可以通过其它具有类似功能的途径来完成任务,这就是冗余机制。在我们的躯体内,无论是器官、整体还是基因或生物分子水平,都存在着冗余设计。如重要的器官多有两个:两个肾、两个肺、两只眼、两个耳朵、两只手、两条腿、还有两个大脑半球等等。 冠状动脉(简称冠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在冠脉及其分支之间存在着许多侧支或吻合支。它们是一种潜在的管道,在冠脉供血良好时,并不参与冠脉的循环。当冠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它们才开放,血液通过这些侧支绕过阻塞部位输送到阻塞血管远端的心肌区域。而且,随着流过的血液越多,它们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最后甚至可取代阻塞的主干来维持供血。这些冠脉侧枝的存在,显然也属于维持躯体强健性的一种冗余设计,对于心肌梗死发生后的自我康复有重要临床意义。

模块化设计:除冗余设计外,系统模块化也是维持机体强健性的一种机制,也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系统部件分隔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它有利于降低内外扰动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好比是建立了一座座的防火墙。一旦其中某一个模块发生故障时,它们可以避免故障的无限制扩散而导致整个系统无法挽回的崩溃。同时,躯体还可以通过启用尚未发生障碍的其他模块来补偿系统主要部分的失效。人体系统的模块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包括硬件与软件两方面。从硬件角度看,每个细胞就是一个模块,而且细胞内的生化网络也由于其空间定位的隔离被进一步模块化。在系统水平,我们的每一个内脏系统,如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都是独立的模块。某一系统的功能失常或系统崩溃,不会迅速蔓延到其他部分,导致整体死亡。如胸腔与腹腔解剖上的分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阻止细菌性胸膜炎(或胸水)向腹腔,或者腹膜炎(或腹水)向胸腔的蔓延。




图1  躯体智慧的现代认知

结构稳定性:它是复杂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一种巧妙的维持结构稳定的特性。当功能稳态受到扰动而发生偏离(如发生疾病)时,只要偏离程度不是很大(或者说病得不是很重),机体可以通过这种结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功能稳态的偏离,致使疾病自愈。所以,人体的结构稳定性,也可以看作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修复机制。系统论在表述结构稳定性时,经常使用一个称为“吸引子”(Attractor)的术语。一个由相互作用单位(如神经元)组成的系统,在接受一个小的瞬态扰动时,通常只会暂时改变其状态,事后可恢复到与原先相同的状态,即其随时间的演变走向稳定的状态。这种状态被称为吸引子。吸引子的术语,至今已越来越多地被神经生理学家用来描述稳定的、立体或时间—空间上的神经回路动态。在临床中,某些顽固性疾病经久难愈,就好像一颗弹子落在病态吸引子的“洼”内,可称为“被劫持的稳态”或者疾病稳定态。只有跳出常规疗法的思路,才有可能把它从那病态的洼里推出来,回到另一个稳定的、属于正常态的洼(痊愈)。

综上所述,从现代医学尤其是系统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的躯体,正是因为具有这些结构与功能强健的机制,才显得具有智慧(图1),既能对付有害的环境条件,又能抵御来自体内可能发生危害的扰动,从而健康地活下去。

2.躯体智慧的《黄帝内经》认知

那么,中医又是如何来认知这个躯体的智慧呢?《黄帝内经》时代还没有“自愈力”这个现代词语。其实,黄帝内经也有一个类似与稳态的理念,那就是平衡,即阴阳平衡[9]。《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其实,“阴平阳秘”中的平、秘都是一个意思——平衡。“阴平”即阴气平顺,“阳秘”即阳气固守,是阴阳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的相对平衡。“阴平阳秘”作为阴阳平衡的表述,代表了一个人的健康状态。

如果说中医的“平衡”可以作为稳态的同义词,那么阴与阳其实就是坎农所说的“拮抗装置”的原始模型。《黄帝内经》中的另一句话还表达了该平衡不易被破坏的智慧,那就是《素问遗篇 ? 刺法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谓的“正气”就是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以及自身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邪”指的是各种致病因素。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与环境保持协调。当人体的调节能力下降或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人与环境不能达成协调状态就会发病。人的调节能力就是人的“正气”。只要调节能力不被破坏,人就不会生病。

 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可以用“气血调和”来表述。《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可知人的一身之气亦可由偏无形的气与偏有形的血所构成,气为阳,血为阴,即一身之气又可由气血统而概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骨正筋柔,气血以流”,《灵枢?营卫生会》曰:“壮者之气血盛”“老者之气血衰”,由此可知,气血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其在体内盛衰变化,影响人之生老病死 。
      
至于人体的平衡究竟是如何维持的,《黄帝内经》论述的核心是“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络体系,以及作为构成人体最基本物质的“气血”在体内盛衰变化及其流通。

正是由于经络体系及其在其中流通的气血作用下,躯体内部的五脏六腑及躯壳的五体(皮,脉,肉,筋,骨)连接在一起,表现出“有诸内者,必形诸外”的智慧,此语虽出自《丹溪心法》,但源于《灵枢·外揣》中的“司外揣内,司内揣外”思想:“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这一认识与近代控制论的“黑箱”理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它虽然主要用于从体表觉察体内的不适,但也可以指导通过刺激相应的体表而治疗内部的不适。针灸临床中“以痛为输”或“阿是穴”的有效应用,均可归功于它。它也是我们多年来所倡导的“反映点针灸”[10]的基石。

如图2所示,这是我们根据《黄帝内经》描述而提出来的一个中医经典认知的躯体智慧模型。它汇集了《黄帝内经》时代有关人体内脏(五脏六腑)与躯体(皮脉肉筋骨五体)的解剖、生理学认知。该系统由“气血”充盈(“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的各个子系统组成,五脏六腑是其内核,皮脉肉筋骨五体是其躯壳。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或相互作用分别用虚线箭头(主)或空心箭头(合或表里)表示。这些联系的途径在《黄帝内经》中被表述为使五脏六腑“相合”、“内属脏腑,外联肢节”并且“气血以流”经络体系(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与十五络脉)。下文将对此模型的各部分逐一进行解读。

《黄帝内经》对躯体智慧的认知有两个显著不同于西医认知的地方:一是采取了“功能系统”的理念,而不仅仅是解剖意义上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如《黄帝内经》提出的“五脏六腑”不仅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内脏可以部分相应,但通常又远远超出了解剖器官的内涵。我们参与合著的《系统医学原理》一书已经提出研究“功能稳态子系统”而不是“解剖子系统”对于理解人体复杂系统稳态维持(健康状态)或偏离(疾病)的重要性[5],在这方面,《黄帝内经》早就是这样做的(详见后文),尽管《黄帝内经》对五脏六腑的功能表达还属于原始的认识。二是《黄帝内经》十分注重构成人体复杂系统中的这些功能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或者说相互作用)。且不去评价所谓“相生相克”的科学性,但“相生相克”的表述分别类似于系统论中的“正反馈、负反馈”,起码可以说是“相互作用”的代名词。此外,各个脏腑或子系统之间的环状联系十分常见,可以组成更高一级的自耦合系统。




图2 《黄帝内经》认知的躯体智慧模型

这里以“心”为例来简要说明。在该模型中,由“心—肝—脾—肺—肾”围绕一圈组成的模型核心中。心是“主官”,起主导作用。《灵枢·师传》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描述的“心”显然包含了现代解剖神经中枢脑的功能。只有在“心神”的统帥下,全身脏器才能表現出整体协调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图2,“心”居于其余脏腑之上,并且我们将其画得较其它脏腑都大些,其后还加了一个“神”字来注解。《黄帝内经》时代对脑的功能尚认识不足,仅有解剖学的认识:“脑为髓之海”的描述《灵枢·海论》,故脑的“中枢作用”则几乎全部归于心的名下。在由负反馈组成的稳态系统中,记住平衡点或稳态值的的机制,是靠脑或者神经中枢来完成的[4]。《黄帝内经》强调“心神”在调节阴阳平衡中的意义,显然也包括了“心神”所代表的脑的这一功能。

我们在图2的“心”一旁放了心包。《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心包络,后人解读为心包或膻中。《难经·二十五难》认为:“心主(心包络)与三焦为表里,俱有名而无形。”心包显然更多代表了现代解剖心脏的功能,而非仅心包膜的简称[11]。

这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本文讲躯体的智慧,这个躯体是身体的意思,不仅是躯壳,还包括了中医的心神。

3. “平衡子系统”的内涵

在人体生命这个复杂巨系统中,如何划分作为其组成部分的“子系统”,现代医学流行的是以解剖意义上的组织、器官或系统及其相应独立的功能来划分。但中医经典里描述的人体各个子系统(如五脏六腑与五体)则很难用这种方法来区分。这主要是因为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不等同于西医的心肝脾肺肾。西医的心肝脾肺肾不仅完全是解剖学上独立的一个个器官,而且其功能就是该器官的功能。中医的心肝脾肺肾的功能则不能完全与解剖学上的这些器官功能相对应,如中医脾的功能,就远远超过了作为解剖器官脾脏的功能。换句话说,中医的脏腑理论虽然也有五脏六腑的实体,但不是建立于解剖学基础之上的,而是更多的建立于对生命整体功能的分解,如所谓“心”、“肺”、“脾”,更多地是指心的主宰生命功能,肺的主气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功能与脾的主运化、统摄血液功能,并非指人体具体器官心、肺与脾…… 这几乎已经是现代中医界的共识。

其实, 中医理论对子系统的分类十分接近系统医学的“稳态子系统”分类法,那就是由稳态来界定。在《系统医学原理》一书[5]中,我们认为“生命系统应该分解成哪些子系统,不是由解剖规定的,甚至不是单纯用功能能判定的,而必须用内稳态来界定”。然后文中继续阐述“我们得到两个重要结论:第一,我们必须根据内稳态来寻找作为整体的子系统。它解决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把生命整体分解成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的“部分”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 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是由某些子系统功能耦合而成。但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常用解剖来定义整体是由哪些子系统组成,现在我们看到,这种划分不一定总是对的,因为子系统作为一个在其他条件不变前提下可以独立存在的部分,它本身必须具有扰动下的不变性。也就是说,它自己亦必须是某种和内稳态相联系的可以自我维系的整体”。

比如,中医理论中五脏六腑“相合”或“表里相关”的联系途径,当被看作是一组组“负反馈”或“自耦合”机制(暂且不去求证这些联系的科学依据)时,“肺—大肠”、“心—小肠”、“脾—胃”、“肝—胆”与“肾—膀胱”等也就都可以看成是躯体内一个个的“稳态子系统”了,我们称其为“平衡子系统”。三焦虽是“孤之腑”,因为与“心包”有表里关系,“三焦—心包”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平衡子系统。正如《灵枢·本输》所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如果去仔细品味这些论述,可以发现“相合”的表述与《系统医学原理》一书中表述的“系统自洽”理念十分接近,要比“表里相关”的涵义更为深刻。所以,如“肺与大肠相表里”等表述,说的似乎是所谓经脉之间的联系,其实更主要的是它们作为一个子系统的“相合”关系或“系统自洽”的表述。

自从七十多年前开始认识到负反馈机制[2]以来,负反馈系统一直被认为是调节生理动态平衡的基本单位。具有相互作用的 “肺—大肠”、“心—小肠”、“脾—胃”、“肝—胆”与“肾—膀胱”等子系统,或许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负反馈系统,但由于负反馈系统要求中枢参与记住系统的平衡点(又称为调制点,Set Point),这五个子系统中或许只有“心—小肠”比较符合“负反馈系统”的定义,因为众所周知,中医的“心主神明”,即经常包括了脑的作用。

然而,系统医学的研究已经认识到,稳态系统并非必须是负反馈系统。自耦合系统也是一个不间断的系统,其当下时刻地输出成为下一时刻地输入,故也可以用来描述动态平衡[4]。在基于自耦合系统的描述中,所有与内稳态相关的调控机制也都被视为一个整体。从这一观点出发,那些即使没有中枢直接介入的子系统,如“肺—大肠”、“脾—胃”、“肝—胆”与“肾—膀胱”无疑都可以被看作是自耦合系统,甚至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平衡(稳态)子系统。

同样的理由,我们认为“心—脉”、“肺—皮”、“肝—筋”、“脾—肉”、“肾—骨”也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平衡子系统。而且,根据《素问·五脏生成篇》所曰:“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这五个稳态子系统又可以通过一个更大的循环圈(“心……其主肾也;肾……其主脾也; 脾……其主肝也; 肝……其主肺也; 肺...... 其主心也 ”)组成更高一级的平衡(稳态)子系统(图4)。因为这个大循环同样也适合“肺—大肠”、“肝—胆”、“心包—三焦”、“肾—膀胱”、“心—小肠”与“脾—胃”那六个稳态子系统,故它们也可以由此组成更高一级的平衡(稳态)子系统(图3),图3中大循环箭头方向是根据十二正经流注次序。




图3  五脏六腑及心包组成的两级平衡子系统


图4  五脏与五体组成的两级平衡子系统

用功能(内)稳态来界定生命系统的子系统,是一种颇为独特的子系统划分法,因为它打破了现代医学对生命系统解剖层次的观念。《系统医学原理》书中曾举例“现在已发现某些基本内稳态可以是分子生物学层面的,即DNA控制的内稳态。照理说,它们和器官功能层面的内稳态不属于一个层次,但在系统医学中,其内稳态机制有关部分同样是生命整体的子系统,系统医学用一致的方法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考察它们如何耦合成整体”。我们认为,在《黄帝内经》认知的躯体智慧(稳态)模型中,对其各个子系统(比如五脏六腑、五体乃至其他身体部分之间相关作用而形成的子系统)的分类就是这一方法,尽管《黄帝内经》采用的是原始朴素的术语。

总之,对于中医来说,这些基本子系统为维系生命所必需的,它们是维系生命的基本结构。

4. 链接“平衡子系统” 的经络体系

在上述中医经典的生命系统稳态(躯体智慧)模型中,五脏六腑、五体乃至身体其它部分之间的链接又是如何实现的呢?显然,《黄帝内经》中大量篇幅表述的经络体系就是这种链接通路,经络中流通的“气血”就是机体维持稳态或平衡的机制。下面来试图论证一下。

4.1经络体系的链接作用  
首先,《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经络体系中,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与十五络脉,是链接躯体表面组织(皮脉肉筋骨)与内部脏腑的主要途径。《黄帝内经》对沿身体纵轴分布的十二经脉的体表循行途径以及与内脏链接有最详尽的描述。奇经八脉中,一方面任、督两脉沿躯体正中线也是纵向分布,补充了躯体这两个中心地带与躯体内部的链接。任、督脉加上冲脉,三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 ,然后别道而行,一源三岐,分别成为:阳脉之海(督脉)、阴脉之海(任脉)与十二经之海/血海(冲脉)。“三海”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两脉之外的其余六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带脉、冲脉),借道纵横交错于十二经脉。带脉更是横行围绕腰腹一周。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两脉有自己的独立腧穴外,其它六脉的腧穴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与任督两脉之中,可见它们主要起横向的链接作用。

其次,把五脏六腑等内脏紧密链接一起的要归功于“十二经别”。经别,就是别行的正经。十二经别的循行,都是从十二经脉的四肢部分(多为肘、膝以上)别出(称为“离”),走入体腔脏腑深部(称为“入”),然后浅出体表(称为“出”)而上头面;阴经的经别合入阳经的经别而分别注入六阳经脉(称为“合”)。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人体表里之间的特点,不仅补充了十二经脉在体内外循行的不足,更加强了经脉所属络的脏腑在体腔深部的联系。从躯体智慧模型的角度来看,后者是《黄帝内经》为经络体系设置“十二经别”的本意,因为十二经别在《黄帝内经》里既无病候的记载,也没有自己的独立腧穴。

当然,经别对部分腧穴主治性能仍有一定影响。临床上各经经穴所能主治的症候,其发病部位有一些并非“经脉所过”,而是经别到达之处,取该经腧穴进行治疗,也经常能获得显著的疗效。如足太阳膀胱经的承山、承筋、合阳等穴,都能治疗痔疾,但是膀胱经的循行通路并不到达肛门,而经别的循行则是“下尻五寸,别入于肛”。针灸临床上常见的“同经异治”、“异经同治”体验,尤其是远端取穴的情况,经常以十二经别的“离、入、出、合”联系来解释。

总之,《黄帝内经》所表述的经络体系各个部分就是这样把躯体的众多个子系统纵横交错地链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

4.2经络体系维持稳态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人体的各个功能子系统是靠经络体系链接而发生相互作用的,《黄帝内经》对于经络体系维系生命的重要性或者说经脉对于维持平衡的重要性予以特别的强调, 如《灵枢·经别》里的“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 其中“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的论点还需进一步通过对十二经脉的每一条“是动则病......是主x所生病者”的详尽表述来说明:如《灵枢·经脉》所曰:“肺手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

对于《灵枢·经脉》篇中关于十二经脉的“是动则病”,历代医家有不同的解释,主要有气血之说、阴阳之说、本经他经之说、经络病脏腑病之说、证候病名之说、病症主治之说等[12]。其实,从系统医学角度来看,这些“是动则病”的表述,更是表明正常经脉畅通与否与稳态偏离(疾病)的关系,即维系经脉功能正常对于相应子系统稳态(或平衡)的重要性。“动”是“平”的对立面,只要该通道的信息传递打破了平衡(如经脉传递信息受阻或过度畅通),即出了“动乱”,其所链接的子系统就不再能保持稳态,要“所生病”了。由此不难理解维持经脉系统信息传递“不乱”对于维持躯体智慧平衡(稳态)十分重要。

至于“是主x所生病者”中的“主”,可理解为主治,其意为该经脉可以主治x所引起的疾病[13]。所以,《黄帝内经》关于“是动则病......是主x所生病者”的表述,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治疗两个方面具体地论证了十二经脉对于维持躯体各个相应子系统平衡(健康)的重要性。
 
4.3经络联系依赖于流通其中的气血
本文开头已经引用《黄帝内经》有关气血的论述,明确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可以用“气血调和”来表述。中医经典里“偏无形的气”与“偏有形的血”乃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它们不仅可以构成躯体的各个子系统,而且也是经络体系的所谓“能量流”的物质基础。换言之,人体健康(阴平阳秘或稳态)的维持是通过气血在经络系统里的流通实现的。

细读《黄帝内经》关于经脉的多条原文,不难发现它们大多指的是血管。《灵枢·经脉》曰:“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脉之见者,皆络脉也。”又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六经络手阳明少阳之大络,起于五指间,上合肘中。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荣气乃满,而经脉大盛。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不动则热,不坚则陷且空,不与众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动。”显然,充盈于循环系统内的血液是中医“血”的原型。《素问·调经论》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推动血在经络体系里运行的动力,现在知道用“能量流 (energy flow)”来解读“气”的概念最为恰当。循环系统类推动血液流动的机制用“能量流”来解读,也都说得过去。所以,经脉内气血的虚实及其调节,变得与各个稳态子系统的健康状态息息相关,故《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但是,《黄帝内经》时代的古人实际上也已经开始提出经脉并非仅指血管,如体表各层组织(如皮脉肉筋骨五体)均可能参与经脉的组成,否则当时就不会提出经典的“五刺(五体刺法)”。  

在《伤寒杂病论》里,内连脏腑,外络肌表的十二经脉更是被简化为六经,成为人体输送气血精津液的一个传送带。“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工厂,脏腑就是工厂的机器,经络就是工厂的传送带,生命的原材料 — 气血精津液通过这一套系统发生物质与能量的转化[14]。”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量的科学研究已经表明,无论是发生在人体表面的经络现象,还是针灸刺激时的循经感传,至今一直都没有找到现代解剖学所知组织以外的结构基础。经络的结构基础离不开神经、血管、肌肉或筋膜等。经络系统显然是人体系统各部之间相互反射的一种功能联系,或者说是各部之间通讯活动的反映。换句话说,古人命名的“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脉,本质上是对人体体表的那些特定刺激位置与人体其他各部之间所具反射联系的原始描述,或者可以把它归结为人体所具有的生理、病理反射系统。所谓穴位,既是体内生理或病理信息在体表的输出部位,又是针灸治疗信息引发针灸效应的输入部位。这就是经脉(络)的本质。带有针感(得气)或不带针感的各种针灸刺激作用的实现,主要是通过神经系统的反射机制完成的[10]。      
 
早年我们曾提出一个简化的经络模型,如图5所示,它由躯体、内脏与神经中枢三个部分及其联系通道组成的。这不仅是考虑了胚胎发生学角度的近代研究,即高等动物和人在胚胎早期的每一个体节均由这三部分组成,而且躯体部与内脏的活动或功能只有通过神经中枢才能协调。这个简化模型绝非单纯的神经联系图,如高级中枢Center 1、Center 2、Center 3与内脏Viscera之间也可以是体液因子的联系;穴位之间的回路甚至可以由局部组织(如肌肉纤维或筋膜)的张力变化、振动或搐动所接通。在这个模型中,穴位Point 1、Point 2、Point 3可以代表十四经脉的各个经穴或全身反射区内相应的反映点。它们均与全身的各部器官、组织及相应的中枢发生联系。所以,从这一模型出发,既可以解释经络的形成原理,还可以阐释基于身体各部相互反射联系的各种经络现象、穴位的相对特异性、针灸治病的调整作用、针刺的镇痛作用和针感传导的特征等。也很容易理解《丹溪心法》所说的“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理念就是通过这样的经络关系实现的。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我们通过收集、整理与分类自古至今针灸临床应用各种穴位治病的大量经验,提出全身经络系统可以用三大类反射区来归纳,那就是躯体反射区、内脏反射区与中枢反射区。一个用反映点或反射区的现代概念来解读经穴与经络的反映点针灸学说由此被提出[10]。




图5 “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络模型

如果按照以上认识来看充盈于经脉并且靠其流通来维系躯体子系统平衡状态的“气血”,无疑就是“脏腑—肢节”之间神经反射活动及其所需的各种化学物质(如神经递质等)等的一个抽象表述。

5.外环境对躯体平衡的影响

前文已经通过对《黄帝内经》经典认识的回顾,评述了躯体之所以存在对抗疾病的自愈机制或者说“躯体智慧”的模型,这里还想澄清另一个经常被混淆的误区,那就是《黄帝内经 ? 素问》所介绍的那些“养生大法”,如“顺应自然、因时制宜”、“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饮食有节,五谷为养”等,是否也属于《黄帝内经》认知的“躯体智慧”?




图6  《黄帝内经》认知的养生智慧

我们以为,这些“养生大法”讲的其实都是如何排除影响健康(平衡状态)的各种内外因素,称其“养生智慧”(图6)没错,但非躯体智慧本身。“养生”在古代也称“摄生”,就是通过对身体的保养,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类,它们是针对有可能威胁躯体健康(平衡状态)的内外影响提出的对策:

5.1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
《灵枢·邪客》曰:“人与天地相应也。”这里的“天”是指自然界。人生在天地间,必定离不开自然环境如季节、气候、昼夜、地理等对人体的影响。外环境的这些变化经常会成为躯体平衡态的扰动因素。所以《黄帝内经》强调养生、治病都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顺应自然,因时制宜。《灵枢·刺节真邪》:“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

5.2.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 “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这一系列论述都强调了精神因素是对躯体平衡态的另一重要扰动因素。故《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一系列排除精神因素的对策:“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中医养生提倡要注重身心两方面,即不但要注意有形身体的锻炼,更注意心灵的调养,身体会影响心理,心理也会影响身体。

5.3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起居有常”指的是生活要有规律。不妄作劳,指不要过度劳累,这个“劳”包括三个方面:心劳,体劳,房劳。生活无规律或过度劳累,都是平时扰动躯体平衡导致疾病最常见的因素。《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5.4食饮有节,五谷为养
《素问·脏气法时论》曰:“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这是《黄帝内经》推出的饮食总纲,指的是进食与饮酒都要适量。食饮无节制的害处显然:“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素问·五常致大论》) “五谷为养”是指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对五脏有病者的进食,而《灵枢·五味》还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5.5补虚泻实,以平为期
《黄帝内经》介绍的养生大法,除了以上四方面(主要见于《素问》)外,其实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如何来排除或利用外环境与体表的接触刺激(如意外的碰撞、冰雹等打击等)对躯体内部平衡的影响(主要见于《灵枢》),其影响途径显然是通过刺激“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经脉(络)实现的。由于经络体系的存在,不仅体内的生理病理变化可以反映在体表,“有诸内者,必形诸外”,而且刺激体表某些特定位置同样会影响身体内部的功能。  
 
有趣的是,不仅人类体表受刺激时会影响内部,即有“经络的智慧”,动物也有。许多哺乳动物(如狗、猫、马、牛、猴等)都已被证明在其体表存在类似的经络现象或反射区。在元代的《元亨疗马集》[15]一书中就已记载了患有“心黄病”的马会去啃前肢,而患有“肠黄病”的马会去啃后肢。马啃肢体显然就是该肢体也发生了不适而有意去刺激的行为。心黄病对应前肢,肠黄病对应后肢,就是类似人体经络(反射区)联系的一种交替反射。

临床上观察到,躯体的阴面(如前臂的掌侧,小腿的内侧)皮肤经常较阳面敏感,显然就与进化过程中阳面皮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逐渐发生适应有关。它也提示了经络的形成机制。我们曾提出假说:经络的形成或许可以归结于身体中存在的那种可以改变神经网络阈值的学习机制,即在长期的生物进化过程中,体表某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的阈值提高了,而另一些区域及其所连接的网络的阈值降低了,呈现有规律变化的结果。换言之,经络的形成:是不同体表区域阈值异化的结果。阈值异化机制的细节,包括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各种“穴位敏化机制”,如中枢敏化与外周敏化,或神经源性炎症(Neurogenic  Inflammation)机制[16]。

《黄帝内经》,特别是《灵枢》对十二经脉的每一条“是动则病..... 是主x所生病者”有详尽的描述。尽管经络体系是古代“砭石”敲击体表治病或以后发展起来的针灸疗法的基础,但体表经常遇到的接触刺激(包括一些外治法的过度应用),难免也会是导致经脉发生“动”的原因,故也要引起足够重视。当以治疗目的刺激体表时,一定要记住“补虚泻实、以平为期”的原则。《素问·调经论》曰:“余闻刺法,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歧伯曰:“百病之生,皆有虚实,而补泻行焉。泻虚补实,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败,谓之天命。补虚泻实,神归其室,久塞其空,谓之良工。”《素问 · 三部九候论》有“无问其病,以平为期”之说,更是明确提出对于任何疾病都不要刺激过度。一旦“过度”,“正气”便无法“内守”,疾病(邪气)就会引起。现代研究已经表明,以针灸为代表的体表外治法,其实主要是靠刺激体表反射区或反映点(古代称为穴位),通过反射强化机体本身的自愈机制实现的[17]。

6.小结

综上所述,《黄帝内经》的两部分对话,无论是作为养生大法的《素问》,还是作为针经的《灵枢》,其实都是围绕躯体的智慧展开的。它们充分论述了躯体各部分是如何通过经络体系链接成一个平衡整体的,如五脏六腑之间相互联系,内脏与体表(皮脉肉筋骨五体)相互作用等。所以,这些内涵就是《黄帝内经》认知的躯体智慧。深刻理解东西方殊途同归的“躯体智慧”理念,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无论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各种医源性疾病或过度干扰的危害,还是更广泛地发掘与应用非药物自然疗法(如针灸、中药)的防病治病作用。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参考文献:

[1]坎农. 躯体的智慧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2.
[2][古希腊] 希波克拉底 著,赵洪钧,武鹏 译,徐维廉,马堪温校. 希波克拉底文集[M]. 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9.
[3]佚名.黄帝内经 [M]. 北京:广陵书社, 2015.
[4]维纳.控制论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2.
[5]金观涛,凌锋,鲍遇海,等. 系统医学原理 [M].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2017
[6]Hiroaki Kitano. Foundations of Systems Biology [M].The MIT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London, England, 2001.
[7]Hiroaki Kitano. Computational Systems Biology[J]. 2002,14;420(6912):206-10.
[8]金观源.病得健康——疾病缠身时的对策 [M]. 北京: 中国科技出版社,2012.
[9]金观源,金雷.稳态:中医平衡理念的现代表述——从系统医学的角度研究中医[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43(06):530-537.
[10]金观源、相嘉嘉、金雷. 临床针灸反射学——反映点针灸的理论与应用—修订版 [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11]柴瑞震,陈业兴.从《黄帝内经》看“心包络”与“心包”[J]. 河南中医,2014,34(2):197-198.
[12]口锁堂.论“是动病”、“所生病”[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02):10-11.
[13]顾一煌.“是动病”与“所生病”析[J]. 江苏中医,1998,19(4):7.
[14]吴雄志.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5.
[15]喻本元,喻本亨. 元亨疗马集 [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63.
[16]金观源.“继往圣,开来学”的反映点針灸 [J],中医药导报,2017,23 (7):1-5,23(8):1-5.
[17]金观源.回归迷失的经络,发展现代针灸医学 [J], 中医药导报,2016,22(20):1-4, 22(21):6-11,22(22):7-12.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中国蜂产品协会   |  阳光蜂慧   |  
京ICP备08101493号-7
Copyright © 2013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