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2020年07月28日 已有人阅读 病友分享 我想学蜂疗


F·巴特曼,是潘尼西林的发现者、诺贝尔奖得主亚力山大·佛莱明的学生。他毕生致力于研究水的治疗作用。


▲F·巴特曼

他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医学界的秘密:许多慢性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

他不用药,仅用水,就治愈了3000多名患者。

巴特曼博士发现水可以治疗:




 
1、心脏病和中风:因为水能稀释血液,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阻塞。

2、骨质疏松症:因为水能使成长过程中的骨骼变得更加坚固。

3、白血病和淋巴瘤:因为水能够将氧输送进细胞,而癌细胞具有厌氧的特征。

4、高血压:因为水是最好的天然利尿剂。

5、糖尿病:因为水能够增加身体内色氨酸的含量。

6、失眠:因为水能够产生天然的睡眠调节物质—褪黑激素。

7、抑郁症:因为水能使身体以天然的方式增加血清素的供应。

身体缺水,和醉酒一样伤身!

当人发生轻度脱水时,思维就开始混乱,更危险的是,一旦脱水,自我感觉的精确评估能力开始下降,其后果相当于醉酒。

喝水的方法:

喝水,不是喝茶,一天喝2~3 升的水,分多次喝,不是等到口渴时喝水。

尽量喝白开水,而不是碳酸饮料和咖啡。

茶、咖啡、葡萄酒和饮料,不能代替身体所需的天然水。因为这些饮料虽然含有水分,但也含有脱水因子,特别是咖啡因和酒类。这些物质不仅会清除溶解它们的水分,还会清除身体额外的水分。

现代人包括大多数医生,不明白水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多么重要。药物可以缓解病情,却治不好人体的衰老性疾病。许多疾病的病因仅仅是身体缺水。您想学习更多相关文章吗?身体缺水造成了水代谢功能紊乱,生理紊乱最终又导致了诸多疾病的产生。

巴特曼博士从医多年,经常碰到这种情况:

明明是身体缺水发出的信号,急需补充水分,但人们却用化学药品对付这些缺水信号。更不幸的是这个错误还会持续,身体的病状逐渐发展得越来越复杂,用药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病人死了。这时,谁都说不清他究竟是病死的还是渴死的。

这是新的认知模式和新的科学理念,当然,要挑战现代医学得到广泛认同不容易!

多喝水不如会喝水!

会喝水,可以分三次





 
准备一个能装500~1000毫升水的保温杯放在床头。

第1次:临睡前喝200~300毫升水;

第2次:夜间小便后喝两三口水,大约100毫升左右;

第3次:晨起再喝300~500毫升。如果担心起夜影响睡眠,白天就少量多次喝水,每次100毫升,以保持体内水分,晚上喝水节制。


水能解决多种健康问题

在现代医学发展史上,治疗人体功能退化性疾病的第一个重大发现就是水的使用。这是一种简单而天然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防止脱水,就是预防疾病!

一般情况下,进入成年后,渴的感觉会逐渐衰退,我们身体内的水分会越来越少。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细胞的含水量也会逐渐减少,细胞内的含水量与细胞外含水量之比从1:1,减少至大约0.8:1,也就是说进入老龄后,每十年身体内丧失3升以上的水。

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饮水是为了满足细胞的功能需求,饮水量的减少会影响细胞的活力。

巴特曼博士发现了一个神奇的事实:病人脱水的信号,是通过身体的疼痛表现出来的。

不渴,也要喝水

人们都会对干渴和饥饿做出反应,以为二者都是饥饿导致的。

但是人们总是吃固体东西,身体就需要消化过剩的食物,导致干渴的感觉逐渐占据上风时,才会喝些水。

当干渴管理机制发生作用时,人体仅存的水分将会得到调配,并在需要时使用,这会使人体的整体运行机制发生改变,即开始生病。

如人体长期脱水,会导致依赖水分的人体功能暂时关闭或休眠,进而身体脱水的程度越来越严重,某些器官和功能的承受力就会达到极限。

水的角色也像人体清道夫,参与新陈代谢和排出废物。水喝得不足,身体的代谢作用会迟缓不顺畅,废物累积在体内会导致便秘、结石等问题,也让人精神变差,容易疲累。

如果依赖口渴的感觉去判断喝水,就会引起长时间脱水,主要是引起细胞内部脱水,结果导致生产神经传递素的“工厂”体内的氨基酸大量丧失。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细胞内的水分含量,将逐渐少于细胞外的水分含量,细胞内部的水分逐渐流失,将导致水渗透平衡被完全打破,细胞的吸水性能和储水性能将会逐步丧失,这就是开始干瘪!

假如老年人体内的水分充足,将会有一个潜在的好处:它能提高蛋白质和酶的活性。由于蛋白质和酶受所处自由水环境的影响,这意味着体内拥有充足的水分,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早衰和所有感官系统的过早退化。

仅仅依赖干渴的感觉做出判断,等到口渴才开始喝水,只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等待口渴,意味着忍受疼痛。


联系我们: 第三届世界蜂疗大会组委会
吴老师 138-1126-3153(微信同号)
宋老师 152-1078-2736(微信同号)
卓老师 152-0107-3223(微信同号)

论文投稿邮箱:120@39fengliao.com
网址: www.39fengliao.com   www.39fengliao.org




39蜂疗网是中国蜂疗行业权威门户网,面向蜂疗专家、蜂疗医院、蜂疗从业者及蜂疗爱好者,提供传统中医学、针灸学、蜜蜂学、蜂疗学研究、技术、保健等领域的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肩负“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蜂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蜂疗分会的国家级两大医疗学会秘书处工作”和蜂疗人才培养重任!


 

温馨提示

本网为您专业提供自然疗法“蜂疗”对各种疾病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在此提醒广大网友,蜂疗是有一定风险,请务必在专业蜂疗人士的指导下接受蜂疗。

特别提醒:

1.本网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与家属了解疾病与基本治疗原则、方法,具体治疗应遵医嘱。本网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谅解。

2、[39蜂疗网]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39蜂疗网”。媒体合作请联系:010-87667632

本文来源:未知 ( 编辑:吴军)
标签:

已有 次访问,共0人喜欢 【我喜欢】

有问必答

已解决问题

更多>
友情链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   |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  癌症救助网   |  世界中联蜂疗专业委员会   |  中国蜂产品协会   |  阳光蜂慧   |  
京ICP备08101493号-7
Copyright © 2013 39蜂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